水肺潛水安全嗎?

每天世界上都有幾千人進行水肺潛水,跟很多其他運動比起來,水肺潛水是一項危險性很低的運動。甚至很多大眾化的運動像:游泳、慢跑、騎山地自行車等等,水肺潛水比它們有著更低的事故率。

 

1.水肺潛水過程中會受傷嗎?

其實很多在潛水過程中,大部分醫療問題的原因都是跟潛水沒有關係的:比如曬傷、暈船、脫水,其實這些問題都是可以避免的。

 

2.水下遇到鯊魚怎麼辦?

其實狗、蛇、鱷魚,甚至水中的河馬每年比鯊魚殺死的人更多。在澳大利亞,每年騎馬死亡事件涉及20人,相比較鯊魚咬死人的的事故只有1.7人。其實作為潛水員,很多人都深愛鯊魚,潛遍全球,只為看遍全球的鯊魚。鯊魚其實不可怕,它也並不像你想像中的那樣,它只是一隻被誤解的海洋生物。

 

3.在水下氣瓶會不會沒氣?

你的潛水裝備上會顯示你氣瓶內的剩餘氣量,就像你開車時在油表上會看到汽油剩餘的油量。在學習潛水過程中,你也會學到如何有規律的檢查氣瓶內氣體的剩餘量,所以這樣你氣瓶內的氣體不會被用光。即便是你自己氣瓶內的氣體因為某些原因用光了,你也可以用你潛伴分享給你的備用二級頭進行呼吸,另外也有一些潛水員會選擇攜帶一個備用氣瓶進行潛水。

 

4.水肺潛水會出現事故嗎?

像一般的運動一樣,潛水也會有一些風險。然而,經過適當的培訓,在進行完善的潛水活動後,發生風險的可能性會非常低。潛水員警報網絡(DAN)發布的2014年潛水員死亡率研究報告表明,在相當平穩的一段時間裡,每10萬潛水員的死亡人數僅為2人。與其他常見體育項目相比:

游泳(6人死亡/100,000參與者)

慢跑(13人死亡/100,000參與者)

騎馬(128人死亡/100,000參與者)

 

考慮到潛水事故發生的原因,大約有45%的的潛水死亡事故是由於個人的健康因素引起的,大約有25%的事故與事故者的心臟有關,這些人大部分是年長的潛水員。 DAN的年度潛水報告指出:與年輕健康的潛水員相比,老年潛水員,在曾經有過心髒病和高血壓病史的情況下,潛水的時候風險會更高。53%的男性和54%的女性事故者都是50歲以上的人。

* Divers AlertNetwork (DAN)每年發布DAN年度潛水報告,它包括關於歷年的潛水事件,傷亡事故的數據和分析。

 

PADI潛水事故報告數據中顯示,在潛水過程中出現意外數據信息如下:在1999至2012年潛水訓練中致命意外發生的比率為0.47人死亡/100,000參與者,也就是在100,000個人中,有0.47人出現致命意外事故,事故率比DAN的數據還要低。

 

面對潛水中風險,PADI有完整的風險控制系統:

1.PADI會系統地收集潛水意外事故及致命事故數據,作為內部及綜合質量的考量的標準。

2.PADI聘用大量全職人員負責有關休閒潛水的風險及品質管理,遍布七個國際地區辦公室。

3.PADI員工不斷努力地管理相關係統,包括前瞻性和回顧性地監督PADI全球的課程訓練標準。

4.PADI教練遍布世界175個國家, PADI有著嚴格的教練手冊,是教練在執行課程中需要遵守的標準,每位PADI教練都需要嚴格遵守業務守則和要求。

 

5.合適的訓練,嚴格的遵守潛水規則

潛水事故發生的大部分原因都是潛水員由於失誤引起的,因此,在潛水中最重要的是接受合適的培訓,並始終遵守你在課程中學到的規則的程序。

在PADI開放水域潛水課程中,你將會學到重要的48項潛水技能,這48項潛水技巧全部記錄在PADI技巧練習板上,這個練習板也是在課程中的必備教材之一。

 

48項潛水技巧包括:

1.準備、穿戴和調整裝備

2.在水面上將BCD充氣/洩氣

3.調節器排水--吐氣和按排氣鈕

4.調節器尋回--手臂橫掃法和順管摸索法

5.清除部分進水的面鏡積水

6.使用備用氣源

7.下潛和平衡空腔

8.手勢

9.水底游動

10.使用壓力表和監測空氣量

11.上升的五個步驟

12.在水面以口吹方式將BCD充氣

13.下水前的安全檢查-BWRAF

14.深水區入水

15.使用適當的配重和檢察配重

16.呼吸管和調節器互換

17.水面遊動--良好的水面習慣

18.下潛的五個步驟

19.中性浮力--低壓充氣閥

20.清除完全進水的面鏡積水

21.脫下、戴回面鏡並清除面鏡積水

22.無面鏡呼吸

23.對空氣用完的情況做出正確的反應

24.空氣管理誤差在20bar/300psi的範圍內

25.為自己和潛伴解除抽筋

26.有目視參考物的下潛

27.懸浮30秒

28.水平游動--調整身體平衡狀態(trim)

29.空氣用完與備用氣源的使用

30.使用備用氣源游動與上升

31.有制式緊急游泳上升

32.和潛伴檢察配重和身體平衡狀態(trim)

33.拖帶疲憊潛水員25公尺/碼

34.在水面脫下和穿回水肺裝備

35.下潛--在接觸水底前停下來

36.游過敏感的水底環境

37.懸浮--以口吹方式將BCD充氣--1分鐘

38.從不斷漏氣的調節器呼吸

39.無面鏡游動

40.在不接觸水底的情形下上升

41.在水底脫下和穿回水肺裝備

42.在水底脫下和穿回配重

43.出水

44.浮潛技巧

45.解開低壓充氣管

46.鬆開的氣瓶固定帶--重新固定

47.在水面脫下和穿回配重

48.緊急丟棄配重

註:PADI潛水教練可能會根據當地的潛水情況進行技巧合併。

 

上面的所有技巧對於潛水員來講都十分重要,因為在你潛水遇到問題時,可以用你學過的潛水技巧來解決問題。

資料來源:PADI微信公帳號

 

想報名潛水嗎?

現在水啦推出兩種超優惠的專案,給沒有經驗並且想要學習潛水的您。

優惠數量有限,晚一點可能就賣光囉。

詳情請點選以下連結

龍洞海洋實習 PADI 開放水域潛水(OW)+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(AOW)課程教材套裝

http://www.suiila.com/products/open-water-diver-longdong-c19421-1

龍洞海洋實習 PADI 開放水域潛水(OW)+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(AOW)課程教材套裝

http://www.suiila.com/products/open-water-diver-longdong-c19421-2

EVENT CLOSE
已加入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